董秘跳槽到东鹏饮料年薪翻15倍

年薪从20万跳到300万,董秘跳槽东鹏饮料的背后,是“价值重估”还是“人才战争”?

一场高薪跳槽,撕开了中国资本市场的“职场鄙视链”

最近,一则人事变动在资本圈炸了:
原天马科技董秘陈青,跳槽去了东鹏饮料,年薪直接从20万飙升至300万+,涨幅近15倍!

这不是“升职”,也不是“发财梦成真”,而是一场资本市场真实演绎的“人力价值重估”。

一、事件概况:董秘“换东家”,待遇天差地别

 

  • 原职:陈青在天马科技担任董事会秘书多年,2023年年薪约为20万元

  • 新职:2024年4月,她正式加盟东鹏饮料,继续担任董秘;

  • 年薪变化:东鹏饮料披露,其新任董秘2024年度薪酬约为300万元,直接跃升15倍;

引发热议:不少业内人士感慨“中小市值公司看不起董秘,大消费龙头则肯下重金”。

二、为什么一个董秘能值300万?

在大众印象中,董秘(董事会秘书)往往是“行政+公告撰写”的角色,但实际上,董秘是资本市场与公司高层之间的桥梁型人物,作用非常关键:

  • 直接对接证监会、交易所、投资者,负责信息披露;

  • 掌握公司财务与战略布局,甚至参与重大投融资事项;

  • 是“懂财务、通法规、会公关”的复合型高压岗位;

  • 越是上市龙头,对董秘能力的要求越高,承担的风险越大。

因此,在一些高市值、高曝光企业中,董秘甚至是仅次于董事长与CEO的“核心职能高管”。

三、公司不同,地位天差地别

天马科技:小体量、低估值、薪酬保守

  • 主营业务是水产养殖与饲料,市值小,盈利波动大;

  • 董秘常被视作“成本中心”,薪酬普遍压缩;

  • 像陈青这样任职多年、尽职尽责,但未获高薪激励的情况并不少见。

东鹏饮料:资本宠儿、消费赛道高估值代表

  • 主打功能饮料“东鹏特饮”,在年轻群体中市占率飙升;

  • 市值超800亿元,是A股食品饮料板块的龙头之一;

  • 董秘需要频繁对接投资者、应对监管变化、参与战略沟通,是“前台作战角色”;

高薪既是能力认可,也是一种“资本市场红利”的体现。

四、舆论热议:到底是她值300万,还是前公司只配20万?

这场年薪飞跃引发全网讨论,观点大致分为三派:

1)支持派:人才就该值这个价

“董秘不是文员,是战略管家”;
“资本市场每个字都是钱,300万合理”;
“东鹏敢给,说明她有实力”。

2)反思派:低薪行业不配留住人才

“水产行业连董秘都压得这么死,怪不得留不住人”;
“别说高管,基层也都在流失”;
“这是整个传统行业人才荒的写照”。

3)质疑派:东鹏饮料是在烧钱炫技吗?

“300万薪酬是不是太浮夸?”
“会不会是市场公关行为?”
“值得吗?”

但更多理性声音指出,这是一场人才与估值之间的正反馈。一个市值800亿的企业,为了守住投资者信心与政策风险窗口,花300万找专业人,是再正常不过的事。

五、资本市场的“鄙视链”越来越明显

  • 高估值行业(消费、科技、医药)的董秘越来越吃香;

  • 低市值传统行业(农业、制造、地产)出现“人才荒”;

  • 职场跳槽不再只是“公司换人”,更是“赛道换命”。

一句话总结:不是她变得更值钱了,而是东鹏饮料代表的赛道“值钱”。

六、小趋势,大信号:越来越多的“董秘跳槽潮”正在发生

你会发现:

  • 越来越多的优秀董秘、财务负责人、IR负责人在流向头部上市公司;

  • 原本在传统制造、农业等行业的中高层,正积极“跳向新消费、医疗、AI”;

  • “岗位相同,行业不同,身价差几倍”正成为资本市场的常态。

 

谁能提供“估值杠杆”,谁就能吸引好人才。

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职场跳槽,而是一场清晰的信号——

 

在资本市场,人才是战略资源,不是成本。
一份年薪300万的董秘offer,背后是行业格局、估值逻辑、人才定价的全面升级。